公司動態

3月30日,“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技術交流研討會”在廈門舉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出席并作總結發言。
研討會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導,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脫硫脫硝委員會主辦,福建龍凈脫硫脫硝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福建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廈門環保產業協會等協辦,旨在通過中外專家、技術人員的共同研討、攜手創新,提升我國工業煙氣凈化質量,助力加快打贏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與會專家認為,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關鍵在于工業煙氣脫硫脫硝超低排放的高質量,需要因地制宜,統籌經濟、可靠、低碳和運營成本等因素考慮,選擇對企業、對環境更友好的超低排放工藝路線。
“大氣環保產業作為生態環保產業的重要分支,其發展水平不僅關乎到污染防治攻堅戰能否取得勝利,更關乎到人民的健康福祉?!惫姓驹谧骺偨Y講話時表示,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艱巨,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奮發有為的決心,搶抓新一輪市場機遇,努力推進非電行業超低排放,圍繞“創新驅動、超低排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構建行業新發展格局,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后,郭承站會長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如何助力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快打贏重污染天氣攻堅戰等問題,接受了在場媒體的采訪。
問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項重要環保工作目標。生態環境部等15部委頒發的《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行動》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但是,當前京津冀及周邊等區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依然高發、頻發,全國超過一半的城市仍然出現重污染天氣。這說明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的任務十分艱巨。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對促進加快打贏重污染天氣攻堅戰有什么具體方案?
郭承站: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等方面的各項部署要求,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凝聚行業共識,編制發布《加快推進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力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行動綱要(2021-2030年)》,形成近十年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施工圖。
《行動綱要》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指出,要圍繞顆粒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減排,聚焦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和污染物協同治理,推進工業園區、涉氣產業集群、移動源綜合整治,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解決群眾投訴集中的餐飲油煙、惡臭異味問題。積極參與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開展的碳達峰行動,支撐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缎袆泳V要》結合政策需求和產業技術現狀,提出了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重點發展的技術、裝備和服務,并通過八項重點工程和五項保障措施予以推進。
今天召開的“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技術交流研討會”,就是落實《行動綱要》,搭建交流平臺、聚焦突出問題、謀劃行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通過政、產、學、研、孵、轉、用相關各方的優秀代表共同研討、攜手創新,進一步促進我國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技術發展,為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戰貢獻產業的力量。
下一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將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工作會議的工作部署,以《行動綱要》施工圖為指引,踏踏實實、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抓落實,團結產業各界的力量,把“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生態文明建設的路線圖,變成美麗中國的美好現實。
問題:環境保護工作,最終落地于環保產業。環境保護的高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保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對促進我國環保產業的健康發展有什么舉措?
郭承站: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2023年全國兩會為生態環保產業進一步明確了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孫金龍書記和黃潤秋部長都特別強調了要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這既是對生態環保產業歷史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全行業的充分信任。
2023年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也將以“牧羊人”的情懷做好“十個角色”定位,繼續開展“十送服務”。
一是強化行業黨建,推動發展。全行業要高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旗幟,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黨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好發揮企業黨組織關鍵節點作用,加強聯學聯建、互學互鑒,形成一體化推動的行業黨建服務新格局。
二是搭建平臺,促進合作。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和2023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將于4月13-15日在北京舉辦,這是2023年北京首場國際生態環保行業盛會,生態環保產業各界共聚北京,解讀產業最新政策,研討產業發展方向,交流最新技術成果,開展供需對接和技術合作。今年我會將繼續通過服貿會、進博會、東盟博覽會等一系列展示平臺,進一步為生態環保產業“政產學研用金服”搭建橋梁,助力產業交流、合作。
三是推動創新,引領發展。今年我會將持續推進生態環保產業科技進步,營造良好的產業創新環境。深化開展環境技術進步獎評選,擴大獎勵范圍,以獎勵促創新,持續推動產業先進技術應用。推動減污降碳標準研制,加強設施運行等服務標準制定,促進產品、服務質量提升。推進一批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成立協會專家委員會。我會還將舉辦第二屆生態環保產業院士論壇,持續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生態環保產業科技支撐。
四是引導自律,促進誠信。為營造法治、公平、公正、有序的生態環保市場環境,促進環境誠信大市場建設,我會將持續推進一系列促自律、講誠信、宣守法工作。組織開展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增強企業自律意識。舉辦守法承諾、法制宣傳教育等活動,引導企業依法經營,持續改善生態環保產業市場秩序,推動生態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2023年,我們還將持續深入開展產業學習創新發展大討論、人才培訓、產業調查、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推廣等一系列務實有效的工作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持續推動《行動綱要》實施,通過政策賦能、科技賦能、市場賦能、數字賦能、金融賦能、人才賦能、服務賦能,助力企業紓困,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問題: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是當前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您對提高非電超低排放質量有什么思考?
郭承站:2023年全國生態保護工作會議提出要扎實推進藍天保衛戰,高質量推進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進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持續推動鍋爐、工業爐窯綜合治理。此外,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3年工作臺歷(大氣篇)也明確要求“持續抓好大氣污染治理重大工程和重點領域”,在固定源方面,深入開展燃煤鍋爐和工業爐窯綜合整治,推動65蒸噸/小時以上的燃煤鍋爐(含電廠鍋爐)超低排放改造。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的政策一以貫之,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任務艱巨,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非電領域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廣,非電領域涉及行業眾多,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遠高于電力行業;二是非電領域大氣污染防治難度大,我國部分非電領域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末端治理規模不經濟。三是非電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存在政策短板,非電領域排放標準不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尚未到位。
面對非電行業超低排放的挑戰,我們要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奮發有為的決心,搶抓新一輪市場機遇,努力推進非電行業超低排放,圍繞“創新驅動、超低排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構建大氣污染防治行業新發展格局,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